第34章 俭生活,家国繁荣(1 / 2)

,最快更新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第七章 1节俭生活,家国繁荣

《墨子》:兼爱,为弱者打抱不平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得做了许多物理实验,西方人认为,自然科学研究发端于此。但是,比阿基米得早200多年的中国的墨子也做过同样的事情,而且做得更加深入。他研究了几何光学、杠杆原理、声音传播,还善于制造各种机械。

墨子既是科学家,也是哲学家,虽然他懂得各种各样的技术,但是他知道,他的技术是为保卫和平、抗击侵略服务的。所以人们记得更深刻的,是他“兼爱”、“非攻”的博大胸怀。他认为,战争是最残酷的事情,他为了宋国不被楚国侵略,可以奔走数千里,劝说楚王收回出兵的命令。他爱世人,不计远近亲疏,不分老少贵贱,他眼中没有国籍和等级的分别,只有人类共同的命运。所以后世人们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墨”,他的学说也融进了民族的血液,成为我们爱好和平、团结互助等高尚品德的古老渊源。

墨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盛行。墨子一开始也很推崇孔子的思想,但是由于他比孔子更接近下层平民,渐渐也就发现了孔子的主张中存在一些不适合普通人的地方,比如孔子主张厚葬久丧,如果亲人去世了,一定要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伤之心,做官的要卸职回到家中,守孝三年,称为“丁忧”。在生活饮食上,孔子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这些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很难承受,如果在父母坟前守孝三年,那这三年的生活支出从哪里来?如果饮食要讲究精美,那没有条件的农民怎么办?因此,墨子提出了“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新主张。

墨子生活非常俭朴,只要温饱就感到很满足了,他身边的学生也是如此,吃野菜、穿短衫。这种生活正是属于平民的,也因为如此,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着他的面说墨家是“贱人之所为”,荀子也说他的学说不过是“役夫之道”。

尽管被人瞧不起,墨子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他相信只有节俭生活,家庭和国家才能渐渐富足起来;反之,如果夜夜歌舞升平、酒池肉林,国家很快就会衰亡。历史上因为奢侈腐化而亡国的例子就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