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最快更新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

第二篇第四章第6节 有些腹胀要靠补气来解

小云很文静,说话声音很小。她长得很瘦弱,三餐吃得不多,但饭后还是容易腹胀。除此之外,她还经常感到疲倦。因为老是肚子胀,她还吃泻药,结果身体更加虚弱。无奈之下她去找老中医给瞧瞧,对方知道她吃泻药,狠狠批评了她。

原来小云的腹胀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脾消化饮食,然后把饮食的精华运输给全身。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输布于其他脏腑以化生血气。通常所说脾有益气作用的“气”,就是代表人体机能的动力。这种动力的产生,依赖于脾发挥正常的运化能力。如果脾虚,就不能行气,反而引起气滞腹胀。所以,这种时候非但不能泻,还得靠补中益气来治脾虚,补好了脾,自然能够行气解腹胀。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很多能补中益气的食物和药材,人参、黄芪,其实除了这些名贵中药材,一些日常的食物也有很好的补气作用。

1.马铃薯,《本草纲目》说它味甘、性平,能够补气健脾,可治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要注意发芽的马铃薯的芽与皮有毒,不能食用。

2.香菇味甘、性平,可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但香菇也属于发物,如果得了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就要忌食。

3.鸡肉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可治脾胃虚弱,疲乏,纳差,慢性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