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最快更新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

第二篇第四章第5节 上火了,《本草纲目》告诉我们该怎么应对

办公楼里的白领人士,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就会经常抱怨:“烦,又上火了。”那么,“上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认为,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能温暖身体,提供生命的能源,这种“火”又称“命门之火”。在正常情况下,命门之火应该是藏而不露、动而不散、潜而不越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失调,命门之火便失去制约,改变了正常的潜藏功能,火性就会浮炎于上,人们就会出现出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疼等症状,这就是上火。

引起上火的具体因素有很多,如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缺少睡眠等都会引起上火。春季风多雨少,气候干燥,容易上火。为预防上火,我们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休息;要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喝水或清热饮料。

《本草纲目》中记载绿豆可以消肿通气,清热解毒。梨可以治痰喘气急,也有清热之功。《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方子,对医治上火气急、痰喘很有效。原文是这么说的:“用梨挖空。装入小黑豆填满,留盖合上捆好,放糠火中煨熟,捣成饼。每日食适量,甚效。”

这里介绍两款去火的食疗方:

1.绿豆粥

材料:石膏粉,粳米,绿豆。

制法: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功效:可以去胃火,便秘、腹胀、舌红的人可以多喝。

2.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