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皋兰寺(一)(2 / 2)

扶余璋是百济历史上一个传奇:百济威德王扶余昌在位四十五年,弥留之际,王室旁支扶余宣派人包围王城,杀死威德王。威德王死后,他的弟弟扶余季明即位,是为惠王。一年后,扶余宣以讨伐叛逆之名攻入泗沘城,扶余季明兵败自杀。扶余宣自立为王,大肆诛杀异己,是为法王。一年后,一个来自新罗的少年回到了泗沘城,并自称是威德王的儿子扶余璋。相传扶余璋是法王与宫女所生,在宫廷政变中逃往新罗,以卖白薯为生,又被称为薯童。扶余璋善于制作精美的器物,因此有了出入新罗王宫的机会,并与新罗真平王的三女儿善花公主结识。后来扶余璋与善花公主私奔被发现,扶余璋逃回百济,善花公主也因帮助扶余泰逃回百济而遭流放。善花公主逃到百济后,得知他是威德王的第四子,便以隋朝商人的身份帮助扶余璋恢复身份。在善花公主的帮助下,扶余璋联络朝中旧部,再次发动政变,攻入王宫。扶余宣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扶余璋在位四十一年,且多才多艺。即位第一年,为了感谢善花王后助他即位,他亲自设计图纸,命人清理淤泥,扩建了两人当年栖身的莲池,并在白马江畔的落花岩上广种树木,作为避暑之地。他觉得泗沘城潮湿低洼,宫室多发霉,视野也不够开阔,就把行宫迁到了北面的扶苏山城。住进扶苏山城后,扶余璋还是不满意,认为山城行宫太小、完全不能体现泱泱大百济的气势,便亲勘察地形,设计了一座巍峨雄伟的高台;然后调集全国最好的工匠,征发数万民夫,开建高台。三年后,高台建成,扶余璋将一只赤铜打造的展翅凤凰放在高台的最高处,象征百济国运蒸蒸日上,并用汉字手书凤凰台三个大字,裱刻在天阶入口。文武大臣必须走过长长的玉石天阶,拾阶而上,方能见到武王本人。

而今,凤凰台,这座倾百济全国之力营造的雄伟建筑,依旧矗立在扶苏山城中,俯瞰白马江,拱卫百济国都。

两人跃下山石,转过一个山坡,继续踏雪前行。不久,一座小巧精致的寺庙便映入眼帘。说是寺庙,其实只有一座建造在半人高石台上的正殿,檐下挂着一块牌匾,上书“皋兰寺”三个汉字。正殿侧面是一座飞檐古亭,亭前牌匾上书“皋兰亭”三个汉字。

沙吒相如告诉元鼎,百济有个传说,先有皋兰亭,再有皋兰寺。相传在凤凰台建成之前,武王扶余璋经常带善花王后来扶苏山游玩,累了就在山崖边的皋兰亭休息,还从寺庙后面的皋兰井中取水饮用。凤凰台建成后,扶余璋仍旧每天都要喝一次皋兰井水。取水的内侍会采一片只在皋兰井与后面的山岩间才会生长的皋兰草放在水上,好让武王相信送上凤凰台的水确实取自皋兰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