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3 真情实感最可贵(1 / 2)

,最快更新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第十七章3 真情实感最可贵

有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战胜困难的文章,一位阅卷老师发现一篇文章这样写道:

“今年5月6日,我的妈妈去世了……”接下来是讲他如何战胜困难,参加高考的故事。

老师感动得流泪了,他决定给这个考生一个高分。

又看了几篇,阅卷老师又看到一篇文章,也写道:

“今年3月4日,我父亲去世了……”

“真是太令人悲哀了,我这个考场一连出了两个不幸的孩子。”老师想道。

谁知道,这样的文字接二连三地冒出来,粗粗统计一下,至少百分之二十的考生写的都是自己在高考期间父亲或母亲去世,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刻苦学习、参加高考的事情。老师终于明白了,怎么可能同时有这么多父母去世呢?这是考生在编造感人的故事。

作文应该怎样写才好呢?后来老师们发现,学生的这一套本领,其实是从社会上流行的文章风格学来的。报纸报道一个英雄人物舍身救人前,脑海中都要浮现出黄继光、董存瑞等先烈的形象;一个学生获得了荣誉,首先要这样那样感谢一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大话;凡劳动模范一定义务工作,凡优秀教师一定要带病上课,而写这种虚伪的、浮夸的文章,就容易发表,就容易受到赏识。这怎能不让考生们亦步亦趋呢?有的老师还教学生:写文章一定要思想进步、意义深刻,如果没有这样的材料,也是允许虚构的。这无形中为这种虚假的文章推波助澜。当人间真情都可以拿来开玩笑、做资本的时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了。

李贽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在《焚书》中,他鄙视虚伪,有情感就大胆地抒发,毫不顾忌外界的反响。他认为人间最美的东西,就是真情实感。写文章尚且要用真情面对,做人难道不需要用真心去贴近每一个人吗?

一个中学生想做一个真实的人,但是他发现人们其实习惯于撒谎,可是自己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