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6 虚心才能走好人生的路(1 / 2)

,最快更新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第十四章6 虚心才能走好人生的路

曾国藩四弟澄侯曾在老家“办贼事”,也就是类似维护乡里四邻的社会治安,打击抢劫偷盗之人的差事。既为差事,里面就有很多玄机,若处理不好,一是得罪乡邻,二来影响家族的声誉。所以,曾国藩便把自己官场中的经验授予四弟,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务必注意不可轻受人财物,不要失去信誉,不要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而其中最实在的,莫过于“不自是”这一点。

拥有权位的人,常会听到官场上阿谀奉承的溢美之词,在众口一词的赞美声中,很容易就会迷失了自我,变得“轻飘飘起来”。如果这个时候自以为是,不知道虚心求教,就很容易铸成大错。

赵奢是赵国的一员大将,他能文能武,被人称为“马服君”。他有一个名叫赵括的儿子,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饱读诗书,在军事理论上更是很有雄辩的才华。每次客人谈论到用兵,赵括就会滔滔不绝,众人都说将来他一定可以继承父亲的将军之位,成为赵国的又一员猛将。

然而赵奢却不这样认为,他知道儿子只是读了几本兵书,从来没有领兵打过仗,因此在临终的时候嘱咐赵括,千万不要轻易举兵,万一受命出征,一定要听从前辈的意见。

赵奢死后不久,楚国就受到秦国的进攻。当时的将军是廉颇,廉颇深知赵国实力不敌秦国,因此一直以守为攻,将秦军控制在边境。但是赵王不懂得廉颇的用意,认为这是在被动挨打,就换下廉颇,任命赵括为大将军。

赵括早就将父亲的遗言忘在脑后了,他在别人的赞扬声中自信满满,完全不考虑赵国的情况,就与秦军正面硬拼。结果,赵军寡不敌众,赵括还在兵书中找计谋的时候,秦兵就已经打进将军的营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