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2 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1 / 2)

,最快更新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

第二章2 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在孔子看来,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人如果对父母很孝顺、对兄长也很尊敬,这样的人却喜好犯上的,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的东西建立了,人生才会一帆风顺,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为仁道的根本。

《论语》教导人们孝敬父母,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诚意,真心地尊敬每一个人,用心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家庭里,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怀抱着、哺育着,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是最深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从心底里感恩,发自肺腑地尊敬,那么还能谈别的事情吗?所以,古人经常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一个心存感恩的孝子,一定会成为一个仁者;一个尊敬师长的晚辈,一定会成为一个智者。拥有大仁大智的圣贤之师和普通人的差别,关键就是他们是否拥有出于心底的诚意、认真对待所有事物的“孝”心。

《论语》课上,教授说:“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于是一个学生问教授:“人如果能孝,那么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吗?”

一个银行的职员问教授:“人如果能孝,就可以做好工作吗?”

教授打开《论语》,说:“大家看,孔子是怎么讲孝的。”于是教授读道:“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教授解释说:“孔子这句话,意思是说,大家都说能养活父母就是孝,可是家里的狗啊、马啊,主人不都是在养活他们吗?如果心里不尊敬父母,那么养父母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沉思了一会,学生忽然说:“我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换成‘今之学生,是谓能读书,至于录音机,也能读书,不用心,何以区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