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 / 2)

,最快更新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

第四篇第十三章第4节 伤筋动骨,喝汤来补

我们一定都听过“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意思是机体受到外伤,引起骨折伤筋,经过一百天的治疗休养才可痊愈。这句话有道理吗?

按现代医学的说法,骨折愈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一般来说可分为3期:第一期称为血肿机化期。骨折后6~8小时内血肿开始形成凝血块,毛细血管增生,各种纤维细胞侵入,血肿发生机化,肉芽组织变为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这一时期约在骨折后2~3周完成。第二期称为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断端的纤维结缔组织,经过软骨细胞的增生、变性、钙化而骨化,这是软骨内骨化,这一时期一般需要4~8周。第三期称为骨痂改造期。原始骨痂进行改造,成骨细胞增生,新生骨小梁也逐步增加,并逐渐排列成规则致密的骨小梁,使骨折断端形成骨性连接,这一时期需要8~12周。这样从骨折开始到骨性连接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是有道理的。

运动可以强健骨骼,饮食也是壮骨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食物都有强健筋骨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牛骨、猪骨都可以滋阴补血、益肾强筋,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对肝肾阴亏引起的失眠,头晕、耳聋、神经衰弱等也有疗效。用它们做汤也可以补肾活血、祛风利湿,适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风湿痹痛等。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又易做的壮骨食疗方。

1.桑葚牛骨汤

材料:桑葚25克,牛骨500克,黄酒、白糖、生姜、葱各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