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谈不谈(1 / 2)

最强军火之王 闪烁 3082 字 2022-09-28

,最快更新最强军火之王 !

查谟确实是一块硬骨头,巴军强攻了3天,不但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反而遭受了较为惨重的损失。

虽然巴军没有承认,但是在查谟的城市战期间,至少损失了三十辆“哈立德2”。

因为城市的环境太过复杂,所以很多在前线被摧毁的坦克都被直接抛弃了,只有少数抢了回来。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巴军存在的问题。

什么问题?

缺乏攻坚能力。

在斯利那加,巴军根本没有打城市战,在完成了包围,并且发动进攻之后,印军就缴械投降了。

在拉合尔更是如此,大部分战斗在城区外进行。

城市战期间,巴军是在拉合尔古城防守,进攻的是印军。

显然,到了查谟,巴军才第一次以进攻者的身份打城市战,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城市战的难处。

不可否认,巴军的前线将士打得很英勇。

问题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武器,没是适当的战术,英勇除了带来巨大的伤亡,不会有别的结果。

当然,某些时候还会导致士气遭受重创。

打城市战,最需要的是什么?

兵器,还是战术?

显然,都错了。

进攻一座敌人坚固设防的城市,最需要的是时间。

在战术上,进攻城市的最佳选择其实是围而不攻,尽可能的通过包围来打垮守军的士气与斗志。

强攻,其实是下下之策。

只是,在很多时候,进攻方并没有时间上的优势。

为啥?

围困确实能够达到打击敌人的目的,但是在准备充分的敌人面前,需要长期围困才能达到目的。

现代战争,有可能长期围困吗?

或者说,有可能像古代那样,一围就是好几年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现代战争,打的都是速战速决,别说是政治家,即便是将领,也没有哪个像在敌人的城外驻扎好几年。

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强攻了。

查谟的印军没有投降的意思,因此巴军唯一的选择就是发起强攻,争取以最短的时间拿下这座至关重要的城市。

其实,就在这3天里面,巴军扫荡了除查谟之外的其他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也就是说,现在只剩下查谟了。

只是,留个巴军的时间也不多了。

开战的第19个晚上,巴军对查谟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投入了3个旅,试图一口气打下这座城市。

可惜,战斗持续到天亮,巴军依然没有能够占领市中心。

有趣的是,在这几天里,巴军都把进攻行动安排在夜间。

为啥?

巴军有更好的夜战装备,在夜间的战斗力更强,准确说是跟印军相比,巴军更擅长在夜间作战。

打到这个时候,印度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虽然查谟的守军还在战斗,但是只要巴军投入足够多的兵力,那么打下查谟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驰援查谟?

显然,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