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不可没!(1 / 2)

,最快更新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这一回顾欣茹没说得了:要说家里做红烧肉、豆包、花卷儿,他送了别人还有可能,塑料袋里的玉米是绝对送不出去的。因为太多,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

怪不得这些日子老偷着乐,红光满面滴显精神,难道真沾了腊梅的光?

腊梅是小神童,这个人们都心知肚明。要不然,那么多蹊跷事无法解释。

小神童租赁了自己家的房子,还雇老伴儿当了她的粮店经理,儿子儿媳当了她农场的场主。这么说,除了自己这个老太婆以外,一家人都沾上了神缘儿。

“其实你也沾上了神缘儿。”王贵勇见老伴儿半天不语,拍拍她的手和蔼地说:“你做了红烧肉、蒸了豆包、花卷儿,我给腊梅端过去,腊梅给神家送过去,自是会说谁做的。神家吃了你做的,自是会记住你的好。你说,你这不是也沾上了神缘儿!”

顾欣茹破涕为笑:“这么说,咱一家人都沾上了神缘儿了!”

王贵勇:“那自然,腊梅是神家罩着的人,她租赁了咱的房子,就是与咱家有缘分,与小神童有缘,岂不是与神家有缘!”

顾欣茹点点头,喜上眉梢,从此再不怀疑老伴儿的作为。

当王贵勇把顾欣茹的怀疑、自己的解释对腊梅说时,腊梅眼里却转起泪花儿来:自己这一重生,一个谎要用一辈子的谎话来圆;告诉了前世现代唯一的亲弟弟,也让亲弟弟陷进谎话之中。面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却不能说出真相!

“你也不用难过。”王贵勇劝道:“无法说清的事,就往神家身上一推。神家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说怎么是,还能让人们相信。只是咱俩统一起口径就行啦!”

腊梅点点头:“我一定配合!”

秋收以后,地净场光。这时,人们最忙碌的就是拾柴火,备下今冬与明年一春一夏的烧柴。

作物秸秆儿队上收回了,能喂牲口的留着喂牲口,不能喂牲口的,队上都集中在一起,待没农活以后,挑成堆,按工分分给社员们,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人们能拾的,只有沟壑、道边儿、闲散地上的蒿草、小杂树。人人都拾柴,地里的柴草拾一点儿少一点儿,不长时间,拾柴就成了难题。

老人和孩子跑不动,就用镰刀砍路边的草茬子,用筢子搂树底下的落叶,背回家当柴烧。

腊梅深知拾柴火的艰辛。前世家里没柴烧,王晓华一大早就扛着筢子、背着篓筐去搂柴。那天天气特别冷,地上下了一层霜。由于有霜冻,地上的草叶比较容易搂下来。

王晓华搂啊搂,搂啊搂,在沟边上搂了一堆又一堆,装了满满一篓筐,压得仄愣仄愣地背回家,在庭院里摊了厚厚一片。

中午放学后,再看那柴草,却成了博博一层,柴草下面的土地湿漉漉的。

原来,由于这天气温低,柴草上面被裹了一层厚厚的霜雪,体积比原来大了两、三倍。太阳把霜雪晒化以后,柴草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一大篓筐装不满一小筐头头儿。

这世里绝不让王晓华再像前世的自己,去搂被霜雪裹了的草叶。

但拾柴火是免不了的,因为这个时期农村一律烧柴火做饭。过日子离不开柴米油盐,柴是第一位。

要想不搂草叶,必须备下足够的烧柴。

其实,前世现代的柴火有的是。那里的人们做饭不烧柴火,条件好的用电、用煤气,条件最次的,也用蜂窝煤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