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杯水车薪也得坚持!(1 / 2)

,最快更新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侯万秋心里打了个点儿:这小女孩儿该不会是个骗子吧?给她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她不要,这才干了多长时间,就开口借两万!

虽然钱在账户上趴着,如果今天借两万,明天再借两万,这八万块钱,还不很快被她“借”走!

可想想对自己的好:黑更半夜的,接到自己的一个电话,就赶到了出事地点,帮着打110、120,还在黑夜里给村里送信儿,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也真难为了她。

到医院以后,不占亲不带故的,人家愣给垫付了三千块钱的住院费。虽然后来还给她了,那可是救命钱啊!当时要不是她垫付,自己就住不上医院。

再说,要是撞人的不回来赔付,他还真还不了她。假如说自己死掉了,她的钱就打了水漂。可人家什么也没考虑,当场就拿了出来。

还有后来的一次次看望,鼓励自己建废品收购站,无论从哪个方面,小姑娘对自己的帮助是诚心诚意。

现在她的父母有了难处,自己要不伸出援助之手,就太不够意思了。

自己又真心喜欢这个小女孩儿,那就信其有不信其无,第一次开口,先把两万块钱借给她,以后再看事做事。

侯万秋让腊梅写好转账单,带着收购站公章和他的私章,到银行里支取了两万元钱。

腊梅有钱了,虽然是借的,也能解决燃眉之急。于是,她按着脱坯时的标准,每家许以每天五百斤玉米面,每天一顿混肉菜,一律生产队的伙房来做,全队人都吃。

反正都是救济,趁着两家盖房多出一些,让人们感念两家的好,这也是给两家走人缘的大好机会。

虽然用的是借款,最后发愁的还是她自己,一边是父母,一边是恩人,腊梅觉得值!

不过,腊梅还是省去了脱坯时的半上午和半下午的添补,只是在上梁的时候,每家给了两兜馒头,让他们用于抛梁。

抛梁就是从房梁上往下抛馒头。是盖房上梁时的一种习俗。

新房在上完最后一根大梁时,稳梁的木工师傅便拎着一篮子馒头往地面抛撒。下面男女老少一大群,老早便站在房框周围等待抢馒头。见抛馒头师傅把馒头扔到哪里,他们便会一窝蜂拥到哪里抢。抢到馒头的人,心情简直比捡到钱还高兴。

而主家也是借这个仪式,把自己新房落成的喜悦,与街坊邻居分享。于是,抛馒头便成了盖房中不可少的仪式。

这个时期粮食短缺,白面馒头更是稀有之物,腊梅要是不给,将成为两家盖房中的一大缺憾。

腊梅知道这个习俗,宁愿自己手头紧,也不愿让父母亲和恩人王长水两家心里别扭。

父母亲这边有过盖北房、脱坯的经历,已经驾轻就熟;王长水经历过脱坯,兄弟又多,遇事商量着办。这一回,腊梅只管给粮食给馒头和混肉菜,现场几乎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