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护坯(1 / 2)

,最快更新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腊梅也来了。好不容易有个与王晓华及孩子们相聚的机会,她自是不愿意错过。

只要有腊梅在,郑存梁必定来。而且还是个贪**。听说白头发老奶奶又给了玉米面,让管十一队全队人的饭。母亲瞿希景又来给腊梅的干娘帮忙,中午便来找腊梅。腊梅不在,被王晓华留住吃了一顿蹭饭。

“我们摔泥巴炮吧,这样坐着多没意思。”郑存梁建议道。

“对!比赛摔泥巴炮!”大家都热烈响应。

于是,一人捧来一捧泥,在大柳树下面摔起泥巴炮来。

摔泥巴炮顾名思义,就是摔泥巴做成的泥巴炮,那泥巴炮不是炮,没有一点大炮的影子,只是有个响声而已。

泥巴炮的样子像个平底的泥巴碗,把泥巴碗朝土地上使劲一摔,随着一声清脆的类似鞭炮的响声响起,泥巴炮也四散开花,这个泥巴炮就摔成了。

有响声也炸开,并且响声越大,炸开的面积越大,泥巴炮做的才是最成功。乡下孩子玩泥巴炮,就是比这响声和炸开的面积。

如果声响炸开的只是泥巴碗底部一个眼儿,是二等泥巴炮,声音小或者没声音只是一团泥巴,那手艺可就该学徒了。

每人手捧着一块泥巴在手里揉捏,待泥熟了,有劲儿了,便开始塑炮。有的像平底儿的碗状,有的像窝窝头儿。一般是圆形,也有方形的。

郑存梁别出心裁,像母亲包饺子一样,把泥巴搓成一条长条,盘起来,像条蛇,再把它们捏在一起,形成个空心的圆筒。

再拿泥做张饼,盖在圆桶上边,反正面稍稍抹点水,当泥饼(弹片)飞起来的时候,更有杀伤力,也更响亮。会崩得围观的人一脸泥皮,那叫过瘾。

比赛开始了,孩子们一个一个的来。摔的时候,把平底的泥巴碗口朝下,用力向平展的土地上狠命一摔。

泥巴炮的响声,也取决于摔的技术和力气,所谓的用力要达到狠、准、猛的要求,最好把吃奶的气力都使出来。

在“乒乒乓乓”的泥巴炮响声中,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谁也不在乎往身上、衣服上迸溅的泥点儿。

摔泥巴炮是个重复玩儿的过程,这遍炮声比拼完,大家会麻利地把四分五裂的泥巴拣起来,重新揉重新捏,捏好新的泥巴炮再重新比响声比炸裂程度。

大柳树底下,不时响起“叭叭”的泥巴炮声,冲起来的泥巴满天飞,落得人们身上到处都是,一个个成了真正的泥猴!

这边光顾了比赛摔泥巴炮了,却忽略了自己的职责。等腊梅想起来抬头望去时。坯田里有两只鸭子,在大摇大摆地在里面行走。

这里是坑塘,附近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常买几只鸭子放养在里面。之所以看坯,主要也是看它们。

“坏了,鸭子进坯田了!”腊梅惊呼一声,所有的孩子都停止了手里的动作,把视线望向坯田。

王晓华、王晓玲一见鸭子急红了眼,飞快地绕着水湾向坯田跑去。

大柳树就在坑塘边上,离着坯田很近,一眼就能看清坯田的全貌,也是看坯田的最佳位置。

但中间有一个小水湾,不能直着过去。绕过去路就远了,何况就是走到了那里,人一撵,鸭子必定跑,不知道要踩塌多少泥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