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玉米穿子(1 / 2)

,最快更新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

这一晚,腊梅把自己的钱都检查了一个遍,以免给了弟弟王贵勇假币。一想起他那气愤的样子,就知道人们对假币是如何的深恶痛绝!

还别说,真让她检查出两张百元的假币。

这一来,手里的钱只剩了三千八百多元了。如果弟弟的玉米有四千斤的话,二百元钱哪里弄去?!

按照腊梅的意思:掰了队上两千六百多穗嫩玉米,买两千六百斤干玉米还给队上;再把赚的钱买一千多斤玉米,预备着明年闹饥荒时贴补母亲、干娘和王李氏三家,这三家对自己都有恩,不能忘怀。

再剩下一、二百元做零花用。冬天里没有笨鸡蛋卖了,她存的旧衣裳也多半儿是春、夏天的单衣,冬天里卖不出去。

想她一具小身体,再能折腾,也折腾不出大钱来。买小吃、日用品用去了点儿,侯万秋还给买了五辆旧自行车,占去一百元。

自行车虽然也是财富,就放在前世租赁的自己的家里,却不能变成现金。

无形中亏了二百元钱,这让腊梅很有些沮丧!

现实中人们手里没有钱,却也没有假币之忧。腊梅心里的天平不由倾向了现实一些。

………………………………………………

地里的庄稼全霉了,发芽了,再收不回一颗来。

望着四、五千斤玉米穗儿,队长王贵兰眼里涌出泪花儿:光一百多口人的口粮也不够,还有几千斤的征收任务,今年的蜡坐大发了!

坐蜡归坐蜡,但节气不饶人。已是霜降,只好割掉秸秆儿种小麦。

地湿、劳力少,时间紧,翻地施肥是来不及了,只好犁沟犁——贴茬直接播种。

紧赶慢赶,总算在上冻前把小麦播种完毕。

由于遇上了秋傻子雨,庄稼丰产没丰收。灾情报上去,又有大炼钢铁占住了整劳动力之说,上面免去了今年的公粮。

但四、五千斤玉米穗儿,一百大几十号人,差距太大了。

王贵兰看了看仓库里的粮囤,发现还有一囤陈粮,与新的加起来,省着吃能维持到年。

过了年还有麦里上交的提留,全要回来的话,也许能维持到收麦子。过了麦就不好说了。

但麦囤却瘪了下去。用眼估了估,也就五、六百斤,还要过年过节。

于是,王贵兰果断下达了命令:“从今以后,伙房里再不许蒸馒头,一律改吃玉米面窝头,改善生活就做热汤面。”

伙食虽然来了个大转变,但人们都能接收。因为已经到了农闲的时候,不卖大力气了,吃的次点儿也无所谓。

自己起火时,冬天里还舍不得蒸馒头呢!大冬天里喝碗热面汤,暖和又滋润。

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待地里的红薯、白菜、萝卜、胡萝卜都刨回来后,老天爷象征性地下了一场盖住地皮的初雪,冬闲算是正式开始了。

这时,调到炼钢场的人们也都回来了。原因不是因为下雪,而是没了铁矿源。